new WOW().init();

工程机械

  • 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辽宁 沈阳市】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4-28

      沈阳市,古称盛京、奉天,辽宁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沈阳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截至2022年,全市下辖10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12860平方千米,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4.7万。2022年,沈阳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95.8亿元,同比增长3.5%。

      沈阳地处中国东北南部、辽宁中部,是中国人民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沈阳联勤保障中心驻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回法庭驻地,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贸易中心,一带一路向东北亚和东南亚延伸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沈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清朝发祥地,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之称。明天启五年(162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迁都于此,皇太极建盛京城,并在此建立中国清朝,沈阳一跃为清代两京之一的盛京皇城,开始成为东北中心城市。新中国成立后,沈阳成为中国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被誉为“共和国装备部”,有“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

      沈阳是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主赛区,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物流枢纽、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和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沈阳农业大学后山旧石器时代遗址的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证实,11万年前,沈阳地区就有人类活动。

      七千多年前,有中华民族的分支先民(太阳鸟图腾文化)在此农耕渔猎,繁衍生息,创造出新乐文化。

      公元前300年,燕国将领秦开率军驱逐东胡,在此地筑候城(候,是斥候的候,为瞭望之意)。顾名思义,“候城”即为瞭望之城,隶燕辽东郡襄平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沈阳隶属辽东郡望平县。

      两汉时期,已有史书称之为“候城”,隶属汉辽东郡望平县,为辽东郡中部都尉的治所,说明“候城”在西汉时期已经规模颇大。

      三国时期,辽宁地区公孙度设置有平州,州下设有辽东郡、昌黎郡、玄菟郡、辽西郡、乐浪郡、带方郡等,郡下置县,沈阳属于玄菟郡治所。

      元朝元贞二年(1296年),元代重建土城,改沈州为沈阳路,归辽阳行省管辖。从此,“沈阳”这一名称正式出现于史料上,距今已有七百余年的历史。

      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改称“沈阳路”为“沈阳中卫”。明天启元年(1621年),清军攻占沈阳。明天启五年(1625年),努尔哈赤把都城从辽阳迁到沈阳中卫,并在沈阳内着手修建皇宫(今沈阳故宫)。明天启七年(1627年),皇太极大规模扩建沈阳城,在沈阳修建盛京八门。明崇祯七年(1634年),皇太极尊沈阳为“天眷盛京”,故称“盛京”。明崇祯九年(1636年),蒙古归顺后金,用白骆驼驮着蒙古圣物——吗哈噶喇金佛、传国玉玺来沈阳。皇太极敕建莲花净土实胜寺,因其是清皇室家庙,因此又称皇寺。满、蒙、汉三族共呈劝进表,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改国号大清。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皇太极敕令,以沈阳古城为中心,修建东、西、南、北四塔四寺,意让四塔四寺护佑人民,确保“奉国安民,五福斯来”。

      清顺治元年(1644年),清世祖福临迁都北京后,盛京(今沈阳)为陪都。顺治元年(1644年)开始,清朝实行移民奖励政策,拨内地各省人民来此开垦。此后,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的人,源源不断来到这里安家屯垦,东北地区的绝大部分村屯都是顺治元年以后建立的。顺治八年(1651年),清廷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条例》,规定“凡移住之农民,每月供给食粮一斗,每垧垦地给种子六升,垦民每百人贷与耕牛二十头,其中食粮、种子于秋收后,如数归偿”“凡招来新民,归部遣官偕同县官,城中每丁给地基二绳,约三丈(二日)于野,每丁给地五绳(二十五亩),永为民业”。顺治十四年(1657年),以“奉天承运”之意在盛京城(今沈阳)设奉天府,沈阳又名“奉天”。清朝时期,全国只有在北京设顺天府,盛京城奉天府跟其并称,可见规格之高。顺治十五年(1658年),清政府规定“还依开垦面积之多寡,决定地方官的升迁,或赐匾额,高悬门第,以示褒奖”。政策十分优惠,许多地方整村屯迁来,有的地方官率领而来,推动了屯垦,这就是著中的顺治年间拨民事件,沈阳地区许多人的祖先都是顺治年间拨民而来的。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颁布了《辽东招民令》,规定“辽东招民百名者,不必考试,俱以知县录用”。雍正四年(1727年),随着移民不断增加,清政府在吉林乌拉城设立永吉州(今吉林省吉林市),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宁安)设立泰宁县,在伯都讷(今内蒙、吉林和黑龙江交界的松原市宁江区)境内设立长宁县,皆归奉天府(今沈阳)管理。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后,沈阳成为张作霖统治的首府。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改县,奉天府改为沈阳县,隶属奉天省南路道。民国十二年(1923年),正式设立奉天市政公所,沈阳首次出现市的建制。民国十六年(1927年),汉口八七会议后,党中央为了统一对东北党组织的领导,决定派陈为人组建满洲省委。民国十七年(1928年)9月,满洲省临委在沈阳召开了东北地区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大会决定将满洲省临委改为满洲省委。陈为人、、陈潭秋、罗登贤等先后担任省委书记。民国十七年(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民国十八年(1929年)2月5日,改奉天省省名为辽宁省,4月2日,改“奉天市”为“沈阳市”。民国二十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并侵占沈阳,中国抗日战争爆发,日伪又将“沈阳市”改为“奉天市”,之后建立伪满洲国。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东北光复,“奉天市”恢复“沈阳市”名称。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1月2日,沈阳正式解放,沈阳特别市政府成立,隶属东北行政委员会。将市内实际划定的22个区合并为8个区,沈阳县归沈阳市辖。

      1949年5月,沈阳特别市政府改为沈阳市人民政府,隶属东北人民政府领导。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辽宁省中部,南连辽东半岛,北依长白山麓,是环渤海地区与东北的重要结合部,位于北纬41°48′11.75″、东经123°25′31.18″之间,总面积12860平方千米。东临抚顺市,南与本溪市和辽阳市相连,西与鞍山市的台安、锦州市的黑山、阜新市的彰武县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科左后旗及铁岭市的昌图县、开原市和铁岭县相邻。

      沈阳市位于辽河平原中部,东部为辽东丘陵山地,北部为辽北丘陵,地势向西、南逐渐开阔平展,由山前冲洪积过渡为大片冲积平原。地形由北东向南西,两侧向中部倾斜。最高处是沈北新区马刚乡老石沟的石人山,海拔441米;最低处为辽中区于家房的前左家村,海拔5米。皇姑区、和平区和沈河区的地势,略有起伏,高度在41.45米之间。

      沈阳市浑南区多为丘陵山地;沈北新区北部有些丘陵山地,往南逐渐平坦;苏家屯区除南部有些丘陵山地外,大部分地区同于洪区一样,都是冲积平原。新民市、辽中区的大部分地区为辽河、浑河冲积平原,有少许沼泽地和沙丘,新民市北部散存一些丘陵。全市低山丘陵的面积为1020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12%。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分布于东部山区的西坡,向西南渐拓。

      沈阳市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西缓缓倾斜,全市最高海拔高度为447.2米,在法库境内;最低海拔高度为5.3米,在辽中区于家房镇。沈阳东部为低山丘陵,中西部是辽阔平原。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30―50米。

      沈阳市属温带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际雨量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于6—8月,因此,6—8月是地质灾害的易发期。而易受降水因素诱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主要分布于低山丘陵区,因此,低山丘陵区为自然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沈阳市全年降水量600~800毫米,1951年至2010年市区年平均降水量716.2毫米,全年无霜期155~180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季,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寒时间较长,近六个月。2021年11月7日至9日,沈阳出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降雪:全市23个自动降雪观测站降雪量均达到特大暴雪量级,过程平均总降水量56.4毫米,9日08时平均积雪深度34.1厘米,降雪中心位于辽中区,总降水量达81毫米,24小时最大降雪量61.7毫米。夏季时间较短,多雨,1973年8月21日曾降下215.5毫米的大暴雨。春秋两季气温变化迅速,持续时间短:春季多风,秋季晴朗。

      沈阳市境内主要有辽河、浑河、绕阳河、柳河、蒲河、养息牧河、北沙河、秀水河等大小河流27条,属辽河、浑河两大水系,水资源总量为32.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1.4亿立方米,地下水21.2亿立方米。

      沈阳降雨量的三分之二集中在7、8月份,并多以暴雨形式降下,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22.5毫米,折合水量80.8亿耐,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53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33.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3.68亿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25亿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可利用量23.1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3.8亿毫升,地下水可开采量19.34亿立方米。

      沈阳地下有煤、石油、天然气、铁矿等矿产资源,有大型煤田2处,探明总储存量18亿吨。截至2015年,沈阳探明石油储量3亿吨,日产原油千吨以上,铁矿储量2500万吨。此外,还有铝、花岗岩、粘土等矿产资源。

      沈阳处于长白植物区系、蒙古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种类较丰富,约有种子植物98科371属779种,最大科是菊科。共有植物85种,超过20种的科还有莎草科、蔷薇科、豆科、蓼科、唇形科、百合科及毛茛科等,这些科共有植物384种,占沈阳市区种子植物总数的49.3%。此区系有23个地理成分类型,其中以温带性质占优势。占沈阳市区地理成分的89.3%,根据植被发生和功能以及建群种的作用,沈阳市区城市植被划分为三大植被类14个植被组和57个植被型。

      沈阳话是沈阳的地方话,属东北官话—吉沈片—通溪小片。以北京官话(由北京方言和沈阳方言构成)为中心的北方方言,在近代已经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沈阳话和东北其他的方言一样,同属于官话方言的东北官线年,沈阳有佛教、道教、教、天主教、基督教5种宗教及7个市级爱国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345处,宗教教职人员693人,信教群众约35万人。

      佛教是沈阳地区历史悠久、影响较大的一种宗教,于魏晋时传入辽东,唐代在沈阳地区广为传播。沈阳著名的佛教寺院较多,如素有“先有长安寺,后有沈阳城”之说的长安古寺、东北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慈恩寺、清皇家寺院实胜寺等。沈阳佛教出现过全国有名的步真、逝波等德高望重的僧尼。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沈阳共有佛教寺庙62座,僧尼304人。文革中,市内大量佛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宗教活动场所得以重建并恢复宗教活动。

      道教是唐代传入辽宁的,沈阳是东北地区道教活动的中心。1352年一名为云山的道人创建了沈阳城隍庙后,道教开始发展,陆续出现了一些较有名气的道教场所,如明代的斗姆宫、清代的三教堂(太清宫)等。沈阳历史上曾出现过中国第一届道教协会会长的岳崇岱等著名高道。据1950年调查显示,当时全市共有道教宫观28座,全线人。文革中,市内大量道教场所均被占、被毁,宗教活动停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太清宫最先得以修缮,并恢复宗教活动;全国最大的坤道院―蓬瀛宫于199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

      教于公元651年传入中国,传入沈阳的最早文字记载则是现存于沈阳故宫博物院的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年)修建沈阳城隍庙的石碑阴文《沈阳路城隍庙功德官员题名记》中“本庙营造……东至五哥院墙”的字样。清康熙元年(1662年),铁氏先祖铁魁,出资兴建沈阳第一座寺――南寺,之后,随着人口的增多,又陆续修建了一些。历史上,沈阳教曾先后有张子文、朱岳坡、赵铭周等一些大阿訇在沈执掌教务活动。文革中,教的宗教活动被停止,寺遭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修缮、复建了部分寺,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天主教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传入辽宁。1838年,罗马教皇指令将辽东和蒙古从法国迁使会北京教区分离出来,成立满蒙教区,并将主教府设在营口,1878年沈阳南关天主教堂建立,这是沈阳历史上最早建立的天主教堂之一。1892年满洲教区主教府从营口迁到沈阳,沈阳逐渐成为东北地区天主教活动中心。解放初,沈阳市有天主教堂10座,神职人员57人,1957年教堂合并为7座,文革中,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宗教活动停止,1979年后,南关天主教堂等场所开始陆续修缮、建立并对外开放。

      基督教是战争后传入中国的,随后传入辽沈地区。1872年,英国苏格兰基督教长老会差会派宣教士罗约翰牧师到沈阳传教,成立沈阳东关基督教长老会,是为基督教正式进入沈阳。之后,英国大英圣公会、美国基督教复临安息日会、朝鲜汉城东洋宣教会、英国伦敦救世军等基督教组织陆续在沈阳建立教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基督教侵入沈阳,并与英美等基督教争夺在沈的领导权。全国解放后,1950年,以上海基督教吴耀宗先生为首的基督教爱国人士40人联合发表《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的宣言,号召中国基督教徒割断与帝国主义国家的联系,沈阳基督教徒热烈拥护这一宣言,从此走上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道路。沈阳解放时统计,全市有基督教堂23座,传教人员48人,信徒3000人左右。文革时期,各教堂被关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宗教活动得以恢复。

      沈阳大秧歌是明清时在继承唐代以来秧歌传统特色而形成的地方乡土艺术,原为古代汉族人农闲时期的娱乐形式。开始时,是少数民间闲散艺人在街头表演的谋生手段,逐渐变成了节庆或庙会期间的娱乐活动。特点:沈阳大秧歌,除继承了满族秧歌原有传统艺术风格外,已同辽南、辽西的高跷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独有的粗犷、豪放、火爆、热烈、欢快、强劲而自由的艺术特色。

      沈阳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第一批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先后跻身“新晋文旅热门城市”“新晋夜间旅游热门城市”“冰雪旅游十佳城市前三甲”行列。

      沈阳故宫始建于公元1625年,是满清王朝入关前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清世祖福临在此即位称帝。沈阳故宫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现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2004年7月1日。在中国苏州召开的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批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植物园,即沈阳世博园,是2006中国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址,占地2.46平方公里,被誉为“森林中的世博园”,是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

      清昭陵是满清第二代君主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的陵墓,面积3.32公顷,北陵建于1643年,内有隆恩殿、宝城、宝顶、月牙城、大明楼、大碑楼、方城、隆恩门、大红门、石牌坊等建筑。

      满洲省委旧址是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栋坐北朝南、面阔6间、进深1间的硬山式青砖瓦房,其东侧4间就是1927年10月到1931年12月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省委书记陈为人等在此领导工人、农民、学生反对封建军阀压迫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恢复、发展党组织。1985年,沈阳市人民政府拨款维修,按原状陈列,正式对外开放。

      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原是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解放后为沈阳市第六中学,1982年又改为沈阳市幼儿师范学校,后又改为东关模范小学,2005年与东北育才教育集团整合,改为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位于大东区大东路育才巷12号。旧址建于1910年,翌年竣工。周恩来同志于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在这里渡过了少年时代的高小读书生活。

      张氏帅府位于沈河区故宫南侧,又称大帅府和少帅府,是清末民初东北军阀张作霖的府第,面积1.6万多平方米,四周围筑着三米多高的青砖厚墙,内部分为东、西两院,每部分都有自己独特的建筑风格。东院建于1912年,为张作霖所建的中国民族特色的三进四合院落,共有房舍74间,呈目字形。花园北面建造了一幢三层罗马式的青砖洋楼,建于二十年代。中院建筑既沿袭了中国传统的民间风俗,也体现出东北、特别是辽南风土习惯。

      辽滨塔位于沈阳新民市东北29千米的公主屯镇辽滨村,是一座八角十三层密檐青砖塔。原高41.7米,底部直径为12.5米,按佛教以奇数表示清白的信念而筑。塔基高约10米,塔身八面各有一佛龛,上有一尊砖雕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

      辽宁博物馆位于浑南区,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舍原为奉系军阀热河都统汤玉麟官邸,9·18事变后,伪满政府在此设立“国立博物馆奉天分馆”。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经东北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放,1959年改名为辽宁省博物馆。辽宁博物馆新馆文物专题展荣获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中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评选精品奖。

      沈阳铸造博物馆前身沈阳铸造厂,始建于1939年。沈阳解放后,工厂多次更名,直至1956年,该厂定名为沈阳铸造厂。铸造厂占地面积33万平方米,2007年4月17日,沈阳铸造厂浇注完最后一炉铁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改建成一座集中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脉的铸造博物馆,地处铁西区卫工北街14号的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项目,在沈阳铸造博物馆原址扩建。规划总占地面积7.0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9万平方米;展陈面积达到3.62万平方米(其中旧馆2.62万平方米,新馆1万平方米)。

      新乐遗址是距今7200多年前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早期的一处母系氏族公社聚居村落遗址,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煤精制品、古房址等。其中出土的“木雕鸟”是沈阳地区出土年代最久的珍贵文物,也是世界上保存最久远的木雕工艺品。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位于沈阳市大东区柳条湖桥,馆内收藏的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近1000幅珍贵历史照片文献资料及700余件历史文物,分7个部分,展示了东北人民从沦为亡国奴走向抗战胜利的历史。

      俗称彩电塔,坐落在青年大街与滨河路的交汇处,塔高305.5米,是集旅游观光、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功能广播电视塔,建成于1989年9月。沈阳最高的“空中乐园”设在塔楼的193米至205米处,内有空中舞厅、旋转舞厅、露天观览平台等场所。1992年建成全国最大的蜡像馆——中国古代著名历史人物蜡像馆。

      沈阳方特欢乐世界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盛京大街55号,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方特欢乐世界以科幻和互动体验为最大特色,采用国际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包括虚拟现实技术精心打造而成,其中包括数十项大型室内主题项目。

      沈阳中街是一条百年商业街,中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2005年获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称号;2008年获得“国际金街”称号。

      太原街是一条位于和平区的著名商业街,2007年获得中国十大著名商业街称号。

      三好街,又名中国电脑软件城,是东北地区最大的电脑与IT产品的经销集散地,曾是中国十大特色商业街之一。

      沈阳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沈阳地域历史文化的综合类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2.2万平方米。

      、马家烧麦、西塔大冷面、不老林、老山记、海城馅饼、那家馆白肉血肠、朝鲜族烤牛肉、打糕、张久礼烧鸡、麻花、沈阳小土豆、鸡架、开口馅饼、高楼香鸡、老四季、四季面条、大清花饺子、三盛源饺子、宝发园四绝菜、潘家肘子、岩明火勺

      辉山乳业、中街1946、德氏、小梁山西瓜、醉金香葡萄、东陵红树莓、寒富苹果、清水大米、辽中鲫鱼、八王寺汽水、雪花啤酒、老龙口、沈阳陈酿酒、不老林、沈阳红药、榆园酸菜、康福月饼、冬冬食品、沈阳羽毛画、彩石镶嵌画、香雪面粉、桃李面包、麦金利苹果醋、老高太太糖葫芦、眼宝羊肝羹、老王头调料、红梅味精、祝家大杏、重工菠萝火腿、雄洲牛煮三锅、绢花、葫芦雕、天然色高级地毯、中和福茶叶、天益堂中药